11/06「人、空間與土地:從都市計畫看眷村發展與周遭關係」

從早期台灣傳統聚落空間、日本時代市區改正,到戰後國民政府時期眷村的建置等,從文化地理學及都市計畫的角度來看,政府政策的落實,都會直接影響地方紋理、空間及文化等等的發展。例如虎尾建國一村,早期為後壁寮庄,因應日本海軍航空隊虎尾基地成立,而被迫遷村,並在國民政府時期作為眷村使用。除了都市空間的影響,也因為族群、文化、社會、經濟、政治等等,改變了原有地方的紋理。故此次希望從文化地理學及都市計畫來討論眷村與地方的影響與發展。

「從聚落到都市,從有機到人為,大尺度空間如何影響人、文化與地方紋理」

台灣各地因地形、水源、海拔、臨海…等不同因素,再加上族群差異、文化、習慣的不同,進而形塑出不同區域的生活樣貌。
當然在不同時期,也有許多跟著國家一起來的不同族裔的子民。也因為如此,不同時期的政權,為了治理,將過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樣貌,疊加了許多屬於他 們的文化進來,無論是建築形式、空間需求,甚或是他們的文化習慣,進而與地方居門產生文化上的衝擊與交流。

此次,我們邀請到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劉曜華副教授,來與我們分享從都市計畫角度切入,談空間、文化、地理如何因為眷村的設置以及都市規劃,影響了地方的既有文化脈絡。另外,與談人則邀請本中心計畫主持人-中原大學地景建築學系劉為光副教授。

—————————————————————-

【眷村實驗室:人、空間與土地:從都市計畫看眷村發展與周遭關係 直播影片】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位置 桃園市龜山區大同路138巷 (憲光二村) 電話號碼 (03) 329-1588 電子郵件 mkvrc.2020@gmail.com 小時 開館日:每週二到週日09:30-12:00、13:00-17:00(國定假日照常開館)
%d 位部落客按了讚:
search previous next tag category expand menu location phone mail time cart zoom edi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