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記錄眷村,不只是療癒也是一種療程 - 以紀錄片導演的角度看眷村
▎受訪人:李剛齡 導演▎訪談團隊 / 內容整理:林沛昀、廖貝慈 自小生長在高雄岡山新生乙村的李剛齡導演,在26…
作者: 眷村資源中心
6/19走到現場:「當教育遇見真實:談文化延續與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花蓮】
2017年起教育部試辦USR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大學端陸續加深與地方連結,透過地方串連、田野調查、社區營…
作者: 眷村資源中心
5/28走到現場: 「當人們再次移入:續寫眷村場域的未來性」【雲林】
「當古蹟就是我們的教室,眷村空間的活化又有什麼新的可能性呢?」 全台軍眷村目前共有50處保存下來,當中不包含警…
作者: 眷村資源中心
4/30走到現場: 「當文化走進教室:談轉譯的方法與多元應用」【台南】
「深刻沉重的歷史,如何透過轉譯勾起民眾、學子的興趣?」 108課綱開始執行後,許多國中小、高中職等教育現場…
作者: 眷村資源中心
正在載入…
執行時發生錯誤。請重新整理頁面後再試一次。
關注我的網誌
將最新內容直接傳送到你的收件匣。